锅包肉是哪里的菜?锅包肉的起源

锅包肉是来自东北的一道地方菜,表面金黄酥脆,酸甜口味,每个人都爱吃。东北名菜锅包肉的超人气人尽皆知,它酸甜适口,酥嫩鲜美,是一道老少皆宜的佳肴,特别受到女士和小朋友的喜爱和欢迎。

锅包肉是哪里的菜?锅包肉的起源

锅包肉的起源,有两个不同的说法。一是起源于宋朝,一是起源于清朝。

(一)锅包肉起源于宋朝的故事

我们先从北宋时期讲起。那个时代,中原地区动荡不安,天灾和战乱频繁发生。为了躲避战乱,一个叫郭展英的穷苦农家带着他的妻子逃到了山西偏远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日照时间短,气候寒冷,万物凋敝。郭展英和他的妻子靠着种地维持温饱,日子过得很辛苦。

一年的冬天比往常来得更加漫长严酷,郭展英耗尽了家中的存粮,却仍然挨过一个个冷冽的白天和黑夜。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郭展英忍饥挨饿已经到了极限。他穿上了破烂的棉袄,背起锄头冒着风雪去山上挖野菜充饥。

走了几里地,郭展英终于在一个林间空地里发现了几株冻得发黑的野菜。就在他欣喜地走过去准备挖取的时候,忽然从草丛里跳出来一头野猪,一头朝郭展英撞过来。郭展英吓了一跳,急忙举起锄头挡在身前。那野猪力大无穷,一下子就把郭展英撞倒在地,锄头也飞了出去。

锅包肉是哪里的菜?锅包肉的起源

郭展英看着凶猛的野猪猛撞过来,以为今天自己的小生命就要交代在这山野之中了。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忽然从树后跳了出来,一脚将那野猪踢飞了老远。郭展英赶忙爬起来望去,只见面前站着一个头戴斗笠、身着布衣的汉子,手持一柄烧烤铁签。

“多谢这位兄台救命之恩!”郭展英连忙上前道谢。那汉子摆摆手说:“此地猛兽多,还是快些离开为好。我刚在不远处捕猎到一只野猪,你拿去料理吃吧,免得饿死在这凛冽的风雪中。”说罢,那汉子转身就要离去。

郭展英忙问这个恩人的名字和来历。那人回头说:“我是这附近村子里的猎户,姓包,名叫包懿,人称包大侠。你拿着这野猪快些回家吧,我还要再打几只,过年了,村里许多人缺肉吃呢。” 说完他转身消失在风雪中。

郭展英将野猪背上肩头,感激地朝来时的路走去。猎户包大侠的话提醒了他,自己不是一个人过冬,村里还有许多人在风雪中挨饿受冻。郭展英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回到家,郭展英将野猪扒了皮,却没有直接烹饪,而是小心翼翼地将肉切成薄片,然后抹上酱油、料酒、胡椒粉等调料,卷起来用面粉糊好,放在锅里封口煎熟。一个个香喷喷的肉卷很快就出锅了。郭展英先尝了一个,香浓软糯的肉卷滋味无比鲜美。

第二天天刚亮,郭展英就拉着妻子的手推着磨盘,背着一个大包,走遍了村里所有的穷人家,送给他们这新奇的“锅包肉”。原本绝望的村民们在咬下第一个肉卷时,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喜悦。“好吃!真是太好吃了!”一个个欢呼感谢的声音驱散了村子上的阴冷惆怅。

从那以后,每当下雪天,郭展英和他的妻子都会用猎户包大侠给的野猪肉,加上自己种的几样蔬菜,包成个个香气四溢的锅包肉,分发给全村的穷苦人家。人们便叫这种肉卷“锅包肉”。这锅包肉的做法很快在附近村镇传开了,那一年的严冬虽难熬,但人们因为有了锅包肉的滋味以求生的盼望和温暖,也就没那么绝望。

包大侠听说郭展英用自己猎得的野猪肉做成锅包肉供穷苦乡邻度过严冬的善举后,更加勤快地打猎,将更多野味分给郭展英,让他可以做更多锅包肉分发。两家人成了好朋友。在包大侠的帮助下,郭展英的锅包肉手艺越做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响。后来,郭展英凭着锅包肉的手艺,在县城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红火,日子越过越好。

每当遇到大雪封山的日子,郭展英仍然会做很多锅包肉,免费分给路过的旅人和穷苦乡亲。人们便传说锅包肉是郭展英的祖传秘方,有了它在大雪封山的时候,再也不用挨饿受冻。自此,锅包肉便成了北方过冬必备的美食,受到人们的青睐。

如今每逢年节,人们吃到锅包肉总会想起这段温暖传说,感激郭展英和包大侠的善心,以及这道美食给人们带来的暖意。锅包肉已经成为中国美食文化里最具亲情温暖的代表之一。每一口热乎乎的肉卷,都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温暖、守望相助的美好愿景。

(二)锅包肉起源于清朝的故事

锅包肉起源的另一个说法,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清朝光绪年间,哈尔滨是俄罗斯人聚居的城市。当时,哈尔滨道台府的首任道台杜学瀛是一位开明的官员,他很重视对外交流,经常会邀请外国官员来道台府做客。

有一天,杜学瀛接待了一位来自俄罗斯的贵宾。这位贵宾是一位很有口福的人,他对中国菜非常感兴趣。杜学瀛想给他尝尝东北菜,于是他请道台府的厨师郑兴文做了一道菜。

郑兴文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厨师,他精通各种烹饪技巧。他想给贵宾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决定做一道新菜。

郑兴文先将猪里脊肉切成薄片,然后用鸡蛋液和淀粉将肉片裹上。接着,他将肉片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再将肉片盛出。最后,他用酸甜的酱汁将肉片炒制而成。

锅包肉是哪里的菜?锅包肉的起源

这道菜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贵宾的一致好评。贵宾赞不绝口地说:“这道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杜学瀛也非常高兴,他夸奖郑兴文说: “这道菜真是太好吃了,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厨师。”

郑兴文听了,非常高兴。他给这道菜取名为“锅包肉”,希望这道菜能够在东北地区广为流传。

从此以后,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锅包肉师傅。他们不断地改进锅包肉的做法,使锅包肉的味道更加美味精细。在锅包肉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叫做周富根的厨师在奉天(今沈阳)一家饭店工作。周富根是一位很有创新精神的厨师,他对锅包肉的做法进行了改良。

周富根认为,锅包肉的酸甜酱汁太过浓郁,不太适合东北人的口味。于是,他将酱汁的比例进行了调整,使酱汁的酸甜度更加适中。

此外,周富根还将锅包肉的炸制方法进行了改良。他将炸制时间缩短,使肉片更加酥脆。

周富根的改良使锅包肉的味道更加鲜美,更加符合东北人的口味。郑兴文和周富根的改良,使锅包肉成为了一道经典的东北菜。锅包肉的做法也逐渐流传到了全国各地。

如今,锅包肉已经成为了一道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菜肴。在锅包肉的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外国客人来到东北,点了一道锅包肉。客人吃完后,对服务员说:“这道菜的味道很不错,但为什么叫‘锅包肉’呢?”

服务员回答说:“因为这道菜是用锅来包裹肉片炸出来的。锅包肉的制作方法是将猪里脊肉切成薄片,然后用鸡蛋液和淀粉裹上,再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在炸制过程中,肉片会膨胀变大,就像被锅包裹住了一样。”

客人听了,笑了起来说:“原来是这样,那我可以改个名字叫‘锅炸肉’吗?”

服务员摇了摇头说:“不行,‘锅包肉’这个名字已经很有名了,你改了名字,别人就不知道这道菜是什么了。”

客人听了,只好作罢。

以上就是两个有关锅包肉的故事,这道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制作方法简单,在家也可以做出。

(三)锅包肉的制作

制作要点

  • 选料:锅包肉的选料非常重要,要选用新鲜的猪里脊肉。猪里脊肉的肉质鲜嫩,脂肪含量低,适合做锅包肉。
  • 腌制:腌制是锅包肉的重要工序,可以使肉片更加入味。腌制时,可以加入盐、糖、料酒、胡椒粉等调料。腌制时间一般为30分钟。
  • 裹粉:裹粉是锅包肉的关键工序,可以使肉片更加酥脆。裹粉时,要将肉片均匀地裹上鸡蛋液和淀粉。鸡蛋液要打散,淀粉要用水调成糊状。裹粉时,可以用手将肉片拍打一下,这样可以使肉片更加入味。
  • 炸制:炸制是锅包肉的最后一道工序,要将肉片炸至金黄。炸制时,要注意火候,不能炸得太老。炸制时,可以先将油温烧至五成热,将肉片放入炸至定型,然后再将油温烧至七成热,将肉片复炸至金黄。
  • 酱汁:酱汁是锅包肉的灵魂。酱汁的调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原料:酱汁的原料主要有醋、糖、酱油、白糖、鸡精等。调制:调制酱汁时,要将醋、糖、酱油、白糖、鸡精等调料放入锅中,煮沸后即可。

小贴士

  • 腌制时,要注意不要腌得太久,否则肉片会变硬。
  • 裹粉时,要注意将肉片均匀地裹上鸡蛋液和淀粉,这样才能保证肉片酥脆。
  • 炸制时,要注意火候,不能炸得太老,否则肉片会变柴。
  • 酱汁的调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调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挚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一叶知秋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