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是东北菜中的招牌菜,这不仅仅因为它的美味,还有它背后所蕴含的饮食文化,所以在东北的宴席中,锅包肉是出镜率最高的菜品品之一,除此之外,锅包肉还被称为东北女士菜,这背后的原因,还要从锅包肉自身特色说起。
锅包肉起源于鲁菜中的焦烧里脊,后经过滨江膳祖郑兴文(1861年-1938年)在哈尔滨道台府接待外宾时改良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锅包肉,口味也从最开始的咸鲜微酸变为以酸甜为主的味道,这也符合了当时欧美人以甜味为主的饮食习惯。
古代的甜味来源十分有限,虽说自然界中有蜜糖,民间也早就有了用甘蔗制糖的方法,但不论前者还是后者,制作成本都很高,尤其是制作没有杂味的白糖,成本还要更高,这就导致糖在中国古代是价格昂贵的奢侈品。
原材料的昂贵在先天上便限制了古代厨师在烹饪传统菜肴时对甜味的使用,所以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各大菜系中,以甜味为主的菜肴凤毛麟角,即使找到也大概率是近代才出现的。
甜味是奢侈品,这点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也都如此。一直到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制糖法的出现才改变这一困局,让甜味从奢侈品走入到寻常百姓家。
或许是因为几千年来人们对甜味的匮乏感导致,工业制糖法出现后,人们对甜味的狂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恨不得顿顿吃甜食,这也是为何在现如今的西餐中甜品是非常重要且十分正式的一个环节。
不仅在正餐是如此,西方人的下午茶更是以甜点为主,为了讨好参与下午茶的贵妇们,西餐甜点在近代历史中迅速崛起并且百花齐放,并且深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伴随下午茶文化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主流贵妇圈十分流行的一种社交方式,甜品也因此赢得了中国女人的胃。
现如今,喝奶茶吃甜点已经成为现代女性中十分流行的生活方式,在美丽、可爱、优雅等气质的加持下,女人似乎天然就与甜食十分和谐,女人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甜食的喜爱。
明白了这个背景,我们便会理解为何在酒席开始之前的点菜环节,很多男士会主动提出照顾女士先点几个女士菜,所谓的女士菜,主要是指口味偏甜的菜肴。
不巧的是在东北菜系中,大部分都以大鱼大肉,浓油酱料为特色,口味偏甜的菜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锅包肉恰好就是口味偏甜的菜肴之一,因此很多人便将锅包肉称之为东北菜中的女士菜。
新年快到了,热热闹闹的酒席自然少不了,说到酒席点菜就是门学问,不仅要美味,还要照顾男女老少的饮食偏好,在你为该点哪道菜犯愁时,不妨先把锅包肉放在菜单中,肯定错不了。
锅包肉冷知识
郑兴文在发明锅包肉后,曾在沈阳的一次国际会议中针对这道菜进行了二次改良,在其中又加入了番茄酱,并在周围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溜汁,这样不但保存住了内部的水分,还增加了独特的味道。
所以熟悉东北菜的朋友会发现,沈阳和哈尔滨的锅包肉会有很大差异,前者依旧以传统做法为主,后者则是加了番茄酱的改良版,二者各有特色,味道都很不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挚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