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1],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2]、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3]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龙虎山天师府。四年 (1105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
六年 (1319年)迁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洪武
元年 (1368年) 移建今址。明嘉靖年间
(1522-156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
清康熙十三年 (1674年)大部分建筑被焚毁。
千隆四十三年 (1779年)重建。咸丰七年
(1857年) 又遭受战火之灾。同治年间
(1862-1874年)第61代天师张仁政予以维
修。1949年第63代天师张恩溥移居台湾,于是
多年失修的天师府被改作他用。1984年开始修
缮。1988年交由道教界管理。
现在的天师府,以府门、仪门、二门和私第为中
轴线,修建了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蒙局
和提举署、万法宗坛等,从而把宫观与王府建筑
合为一体。
天师府府门系1990年重建,正上方悬“嗣汉天师府。
’直匾,前正中两柱上挂有“麒麟殿上神仙
客,龙虎山中宰相家”楹联。御赐仪门牌楼为最
近恢复修建的,东有玄坛殿,奉祀财神赵公明;
西有法箓局和提举署。提举署是张天师掌管道教
事务之办公场所。二门系1996年重建,上悬
“敕灵旨” 匾额,门柱上有“道高龙虎伏,德重鬼。
神钦”对联。二门后为一大院,院内甬道中有一井,名日“灵泉井”,又名“丹井”、“法水井”。
据传系南宋着名道士白玉蟾所凿。古井后即是玉
皇殿,原为天师的演法大堂。玉皇殿后便是私
第,即历代天师的住宅。私第前厅原称三省堂
是天师府的议事之所。1985 年改建为天师殿。
私第中厅原为“壶仙堂”,系接待贵宾之处。私
第后厅也叫上房,是天师食宿生活之处。私第后
原有灵芝园、敕书阁、纳凉居。私第东面原有天
师家庙和味腴书屋。私第以西的院落为万法宗
坛,院内有三大殿,正殿为三清殿,两侧配殿分
别为灵官殿和财神殿。
天师府保存有众多文物古迹,如元代铸造的
9999 斤重的大钟、赵孟俯手书的道教碑及历代
匾额楹联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挚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