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对饺子情有独钟、推崇备至, 水饺已经成为中国人民过节必备食品,凡是重要节日基本都会吃饺子,过年吃、中秋也吃,立秋吃、立冬吃、冬至也吃,有些地方夏至也会舍面条而吃饺子。
相传,饺子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发明。桓灵时期,朝政昏聩,国家动乱,百姓流离失所。冬至,南阳,天寒地冻,风雪肆虐,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衣不蔽体,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医者仁心,研制食疗之方以济世,名为“祛寒娇耳汤”:先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在大锅里熬煮,然后捞出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再放到原来熬煮药物的汤里煮熟。张仲景命人架大锅,熬煮祛寒娇耳汤,分发百姓,每人一碗汤、两个娇耳;百姓吃后,遍体生暖,两耳转热,冻烂的耳朵自然痊愈了。据传,张仲景去世也是在冬至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位心系百姓的医圣,每年冬至都会做娇耳吃。自此,娇耳得以在民间流传,逐渐更名为了“饺子”。
当然,以上均是传说,并无实际依据。
从实物体证上看,依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掘的隋末唐初时期的古墓,出土了几个盛在碗里的饺子,号称“现存最古老的饺子”实物,可知自隋唐时肯定已经有了饺子这一食品。
最古老的饺子
从文字记载上看,西晋束皙的《饼赋》中描述了“通冬达夏,终岁常施。四时从用,无所不宜”的“牢丸”,按文中所述,应为蒸饺或包子类。可见其时,牢丸初兴,归属于饼类。南北朝时,颜之推曾言“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描述的应该就是饺子。
唐朝,武周宰相韦巨源的食单中有记载“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可见其时馄饨在唐朝又玩出了新高度,并与二十四节气相合。中晚唐的文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有“笼中牢丸”与“汤中牢丸”,应分别对应着“蒸饺”与“水饺”。可见,唐朝时牢丸与馄饨均大行其道。
传至宋,“牢丸”的名称已不知谓何物。元朝有研究称宋代忌讳“丸”字,所以改成“牢九”。陆游也曾说牢九是包子。牢丸、牢九名称均未广泛流传,宋代流传较广的仍旧是馄饨。另外,南宋时,煎饺应已出现,称为“铗儿”。
元明之时,有了“角儿”、“馄饨”与“扁食”之称。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早茶吃的透明薄皮的“虾饺”在元朝时已经出现,所用的淀粉是通过热面团冷侵分离而出,虽比不上现在虾饺所用的“澄粉”,但也已“水晶”“水明”。
直到清朝,才真正出现“饺子”的称呼,直至流传至今。
与“饺子”之名不同,“馄饨”的称谓自南北朝之后一直流传不辍,大概与中国传统文化信仰有关,正所谓“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挚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